广东腾创技术服务有限公司_腾创实验室-软件测试报告-信息化项目验收测试-软件产品登记测试-软件安全测试报告-第三方软件测试机构

app兼容性测试分为哪些测试阶段

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app兼容性测试分为哪些测试阶段。

1、需求阶段

测试越早介入,测试的成本就越低,兼容性测试也是如此。

需求分析阶段,测试童鞋需要和开发、产品、设计师根据需求的场景、历史运营用户数据、市场占有率数据讨论及确定好当前版本需求兼容的系统、系统版本、厂商、屏幕分辨率、网络等的适配方案,这样测试童鞋在需求阶段确定好需要裁剪的系统,系统版本、分辨率兼容。

2、测试设计阶段

通过做一些调研,当前市场和线上运营用户的各系统版本、厂商的使用率,结合移动设备分辨率的特性,得出APP的兼容测试矩阵,减少用例的重复设计和冗余。

兼容性测试关注点有很多,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测试项或者系统版本的特点、场景实现角度可以对明显差异的内容选择性进行测试设计,减少不必要的兼容覆盖设计。

3、开发阶段

(1)在开发阶段,可以推动开发同学在代码里面打埋点,从而去获取当前APP线上用户覆盖的topn款手机数据,为后续版本兼容测试设计提供数据依据。

(2)加强代码扫描:通过Lint、sonar工具进行静态代码扫描去提前发现因厂商、API不适配的兼容问题

(3)加强开发代码评审,包括基础框架的代码和各业务代码

4、SIT测试阶段

由于在测试前期,我们已经做好兼容测试的部分裁剪确认工作和兼容测试设计工作、以及静态代码扫描工作,所以在SIT测试阶段,兼容性测试工作就会轻松不少。

到了SIT测试阶段,就是一个测试执行的过程,测试执行也有相应的测试策略。

5、UAT测试阶段

通过组织UAT测试,利用用户或者业务人员的测试能力和测试资源,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工作量的产品测试和体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反馈兼容Bug,并对产品提出改进建议。

6、线上阶段

(1)APP上线发布市场后,可以通过crash平台、bugly等监控平台收集因兼容问题导致的闪退和无法安装、运行的错误信息传到后台服务器端,然后开发根据错误日志进行定位,从而找出问题原因并解决。

(2)另外,测试童鞋应该对这次版本不管是测试过程中还是上线发布市场后发现的兼容问题,做问题分析总结,反馈补充兼容测试用例和测试场景,加强测试后续版本的测试手段。

(3)测试及开发童鞋需要对主流手机及ROM更新保持较高的质量敏感性,时刻关注厂商升级资讯和特性,一旦有更新,需要测试线上APP兼容适配情况,快速应变,及时适配到主流机型和ROM。